查血验癌,徒劳无功

2018年1月,科学猫头鹰曾对“滴血验癌”等新闻进行过剖析(详见《血液筛查肿瘤,资本的盛宴,和健康无干》),指出其在肿瘤筛查和诊断方面没有临床价值。

滴血验癌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通过PSA筛查前列腺癌和AFP筛查肝癌的临床应用,后来逐渐被主流医学淘汰。过去两年,随着“精准医学”口号的喊响,以血液为样本的检测手段层出不穷,得到了研发人员和资本届的共同推动。

那么,当前的检测手段和上个世纪的手段有什么异同?相同点在于,都是基于“肿瘤患者血液中存在不同于健康人的成分”,而这种“成分”被称为生物标志物;不同点在于生物标志物的类型。在基因测序手段普及以前,生物标志物主要是蛋白质(多肽),通过免疫手段对血液中的这类区别肿瘤患者和健康人的标志物进行检测。

而过去的十多年,随着基因测序手段的技术进步,从血液中捕捉来自肿瘤细胞的DNA或者其他核酸成分成了热点。其中以ctDNA研究为主。肿瘤在发展过程中,死亡的肿瘤细胞将DNA碎片释放到血液循环系统,这些DNA片段(或碎片)被称为ctDNA(circulating tumor DNA)。不乏有研究认为,结合测序技术,这种检测手段更灵敏和更特异(详见《<科学>评论:“液体检测”或可助力未来实现癌症的早期发现》),但一种检测手段的临床价值只能在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遗憾的是,经过多年研发和数项临床试验,目前该项技术仍然距离临床应用很遥远。

最近,美国两家权威机构基于对大量临床试验数据的分析,共同发布了对ctDNA这一检测手段的结论,主要有四点:

1. 缺乏足够的证据表明大多数ctDNA检测对于晚期癌症具有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

2. 证据显示ctDNA检测结果与肿瘤基因型不一致;

3. 没有或者很少的证据显示ctDNA检测在早期癌症、治疗监测或残余癌细胞检测中具有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

4. 没有证据表明ctDNA检测对于非临床试验的癌症筛查具有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

 

王晨光,生物学博士。曾任美国乔治城大学助理教授、托马斯杰弗逊大学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肿瘤学研究、教学和抗肿瘤药物研发。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