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类“个性”的认识和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在作品《个性》(Character)中,提奥夫拉斯图斯将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人分成30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包括“傲慢”“讽刺”和“吹嘘”等。该作品对后来的人格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人格障碍的认识却没有这么遥远,最早可以追溯到精神病学家菲利普皮内尔1801年对某种人格障碍的描述,指在没有精神病症状如妄想与幻觉的情况下出现的暴怒和暴力(狂热)言行。1896年,精神病学家克雷培林描述了七种形式的反社会行为。1923年施奈德的著作《心理变态人士》是当代人格障碍分类的基础,例如比较有影响力的精神障碍分类、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所描述的人格障碍疾病。
根据DSM-5,如果自我和人际关系有显著缺陷并符合一种或多种病理性人格障碍特征,则可被诊断为人格障碍。此外,这些特征必须同时具备:(1)在时间上相对稳定并且在多种情况下保持一致;(2)不符合个体发展阶段或社会文化环境规范;(3)没有摄入精神类药物(致幻剂等);(4)不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
DSM-5列出了10种人格障碍,并将其归入A、B和C三种类群:
类群A(奇怪、离奇、古怪),偏执型PD,精神分裂性PD,人格障碍性PD;
类群B(戏剧性、不稳定),反社会性PD,边缘性PD,历史性PD,自恋性PD;
类群C(焦虑、恐惧),避免性PD,依赖性PD,强迫性PD。人格障碍在人群中出现的概率比多数人所认为的都要大得多;令人担忧的是,直到今天,中国社会及医学界对此的重视还很不够——甚至,有时整个社会都会被某些具有人格障碍的人士的病态表现所绑架。科学猫头鹰将刊发系列相关文章(综合参考系列专业论文编译而成),期望与读者一同梳理、探讨这一话题。
文 | 牛蛙
受害者心态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种心态的功能性失调,为了获得他人关注(存在感)或避免自我责任而内心感到受迫害。陷入受害者心态的人确信,生活不仅无法控制,而且还处处与己为敌。这种心态导致一个人情绪上充满悲观、恐惧和愤怒,不停地诅咒和指责他人。
简而言之,拥有受害者心态意味着一个人会因为不快乐而责怪别人和所处环境。
受害者心态对当事人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曾遭受伤害的经历。一旦一个人形成受害者心态,就会通过狭隘的心理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没有人生来就有受害者心态,就像没有人出生时患有临床抑郁症或焦虑症一样。相反,受害者心态是一种后天获得的人格特质,往往是青少年时期应对生存环境过程中,心理被扭曲的结果。简言之,受害者心态是一种心理疾病,是扭曲的生活经历对心理的创伤。
大多数受害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儿童期受害者,无论是身体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还是心理虐待。受害者心态也可以通过与父母的相互依赖关系而形成,或者通过观察和接纳家庭成员所表现出的不健康的受害者心态而形成。
绑架与被绑架
扮演受害者具有成瘾性,因为它会给当事人带来诸多好处,这些好处使人一旦形成受害者心态就很难摆脱,所以大多数受害者心态会反复发作。
这些“好处”包括:
不必为任何事情承担责任;
引起其他人关注;
引起其他人同情;
让别人不敢来批评;
指责和抱怨成了特权;
更有可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可以告诉别人自己的故事(往往是编造和夸大的);
生活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扮演受害者会给一个人很大的“好处”:避免责任、感受“正义”、逃避悲观情绪以及操控他人。
扮演受害者的大多数人是在下意识或无意中进行的。即便如此,受害者的角色涉及大量的操纵他人和扮演木偶戏提线人。与扮演受害者建立关系或者与扮演受害者建立友谊的人经常会感觉到像木偶一样陷入受害者的意愿之中。
让他人为你感到难过是把他人玩于股掌的简单方法。这种无意识的、渴望通过他们的同情来控制他人的心理,实际上只是一种内心增强对“我是受害者”的自我认同的信念,在扮演受害者身份时可以得到安慰和人为的“安全”感。这不仅可以鼓励你不必为你的任何行为承担责任(因为责任总是“其他人”的),也不会让你感到内疚和愤怒等不舒服的情绪,同时还会让你感觉得到了他人的“照顾”。
受害者心态也经常被滥用和/或被具有反社会倾向的人使用,他们利用这个角色对接近他们的人施加紧张的情感引导。例如,一个虐待狂可能用他们“总是忍受对方”的借口作为殴打伴侣的理由。
你有受害者心态倾向吗?
并非只有单一“类型”的人符合受害者的角色,所以说“只有自恋者或反社会人士才会扮演这种角色”是错误的。几乎所有类型的人都可能扮演这个角色:从慈祥的老祖母到青少年、母亲、父亲和专业人士。
一个有受害者心态的人往往同时具有如下特征中的多项:
1. 经常指责他人或对所有现状不满;
2. 拥有“生活处处与我作对”的想法;
3. 装出来一副玩世不恭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
4. 把面临的问题视为灾难并无限夸大;
5. 总以为周围其他人甚至家人都故意伤害自己;
6. 相信自己是唯一被迫害的人,其他人都是施害者;
7. 不断重温过去那些令自己觉得像受害者的痛苦回忆;
8. 即使工作生活诸事顺利,也能发现可抱怨的人和事;
9. 在谈论自己的问题时,拒绝接受和考虑其他(人)的观点;
10. 总感到无能为力,无法有效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11. 面对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和批评感到受到攻击;
12. 相信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自己都无需负责;
13. 相信每个人都比自己过得好;
14. 相信比自己过得好的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不法行为;
15. 享受自己受害者难过的状态;
16. 认同类似的想法和有类似想法的人;
17. 相信世界是一个可怕的地方;
18. 喜欢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悲惨故事”;
19. 经常责备、指责和攻击自己的友人甚至家人,因为这些人比陌生人更容易被受害者心态者“绑架”;
20. 对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感到无能为力;
21. 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得不到就会感到极度沮丧;
22. 拒绝分析自己并根据情况来改善生活;
23. 分享创伤经历时,倾向于“一对一”促膝交流;
24. 经常让自己失望。
如何摆脱受害者心态
受害者心态的人很难承认自己有这种问题,轻度患者(如果能读到这里)怀疑自己可能有受害者的心态,以下是一些可以摆脱这种害处的技巧:
1. 开始用“我”替换“你”
例如,尽量不说“你让我感到生气”,而是用“我听到你这么说的时候我感到很生气。”这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一个人学会让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很多时候,快乐和幸福来自于责任。
2. 把自己视为“幸存者”
受害者与生活抗争,幸存者拥抱生活。受害者活在过去,幸存者活在现实。受害者自认无助,幸存者控制自己的生活。虽然受害者心态会让人上瘾,但从长远来看,幸存者的心态更强大。一旦开始将自己视为幸存者,就会开始感受生活的美好,并且会以正确的理由影响其他人。一个幸存者的话语比怜悯自己的受害者更使人耳目一新。
3. 善待自己,培养同情心
换句话说,要小心成为受害者的受害者!这个角色不是你选择的,是在儿童时期生存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要善待自己,践行自爱。使你的受害者身份复杂化,并用自我同情取代自我厌恶。走出自我,关爱他人和社会。
4. 剖析错误的信念
错误的信念会让人焦虑、抑郁、愤怒和谴责。检视和发现自己持有的错误信念,直面它、并抛弃它。
5. 自问“创造这种苦难的想法是什么?”
所有痛苦都源于头脑中确信无疑和未经审视的信仰,重新审视自己的这些信仰,找到痛苦之源,让自己释然。
6. 真诚以待
生活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悲惨,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存心不良的其实并不多,尝试真诚对待并感激拥有。
7. 确认自我责任
开始注意自己绕避责任的那些方式。首先对自己诚实,绑架别人的同情并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只能获取片刻的满足,好比吸毒。尝试使用诸如“我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这样的话。
8. 对他人采取善意行为
扮演受害者时,一个人往往只专注于自己。尝试在不操纵他人的情况下感觉良好,这是减少受害者心态成瘾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