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胃的研究和认识只是现代医学成就的一个缩影。在描述这些发现的时候,很少会听到“博大精深”这样的表扬和自我表扬,更多的是对未知问题的探讨和展望。现代医学不屑与早已过时的传统医学争长短,因为它们所谓的“博大精深”不过是自吹自擂而已。
胃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最有存在感的器官之一。吃进去的东西要经过胃,吃好了吃坏了都会有反应;我们的心情也和胃有关:胃不舒服心情好不了,心情不好也会影响到胃。身为东亚人,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胃癌的真实病例,所以养胃护胃的话题在养生市场也很受关注。
古代医学对胃的描述大同小异(都是来自于尸体和动物解剖),大致是位于上腹部偏左的一个囊袋样器官。这些描述现在看来都太粗糙,远逊于现代医学对胃形态、大小、位置、毗邻、血液和神经支配的详细记录。只有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现代医学,才会对胃进行各种手术治疗,使既往可能致命的胃病急症和胃恶性肿瘤得到逆转和根治。只停留在古人的粗浅解剖认识上,大而化之的“水谷运化”的功能描述水平,是不可能产生先进的治疗方法的。
现代医学对胃的认识深入得多。今天我带大家简要浏览一下现代医学的胃,看看它究竟复杂到什么程度。
大体上,根据不同部位的功能,现代医学将胃分为胃底、胃体、胃窦三个部分,胃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贲门和幽门与食管和十二指肠相连。总的来说,胃底负责临时储存,胃体负责搅拌,胃窦负责排出。但这些分工并不是绝对的,互相之间还会协调合作。
我们说胃精细精巧,不是把胃分成几个部位这么简单,手工制作的囊袋可以更精细。真正的精细之处需要突破肉眼的局限。把胃的内表面逐渐放大,当放大到几十倍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表面不是那么光滑,而是有很多规则的纹理。从胃底到胃体,这些纹理的基本结构是一个个的小坑,再往下到了胃窦,小坑全部连接起来,变成了连续的沟壑,而原先小坑中间的地方,变成丘陵样的纹理。
活体共聚焦显微内镜下的胃窦
活体共聚焦显微内镜下的胃体
胃的不同部位为什么纹理不一样,这个还没有解释。但这样的结构似乎正好和功能相适应。胃体和胃底的细胞里,有很多负责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细胞。这些细胞一般在小坑的中部和底部,所以分泌出来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可以在小坑里储存。胃酸和胃蛋白酶可将食物做初步的消化,将固体食物变成糊状,小坑样的结构也适合水分、葡萄糖等小分子的吸收。而胃窦沟壑纵横的结构,更适合其输出道的功能。胃体来的糊状食物,通过胃窦肌肉的挤压,分次分批送入小肠做最终的消化吸收。
如果再把胃继续放大到细胞水平,就会看到胃各部分的细胞也是不一样的。胃体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细胞分别叫做壁细胞和主细胞,前者还分泌一种叫做内因子的东西,是我们吸收造血原料维生素B12所必须的。这两种细胞到了胃窦就很少了,但多了另外一种G细胞,它的功能是分泌胃泌素,可以反过来影响胃体的壁细胞,让它分泌更多胃酸。G细胞和壁细胞都接受迷走神经的支配。当我们开始吃饭,甚至只是看到和想到吃饭,都会让迷走神经兴奋,结果就是胃里很快做好了迎接大餐的准备。
正是因为对胃的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了解,医学上对胃病的治疗获得很多突破。同时随着新发现的临床应用,有些传统治疗也走进了历史。比如曾用于根治消化性溃疡的胃大部切除术和迷走神经切断术,就是建立在上述神经支配和细胞功能的研究基础之上。但强力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的上市以及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使得消化性溃疡进入了吃药就可以根除的时代。
对胃的精妙尽管已经如此了解,但相关的医学研究却从未停止。以往已经确定控制人食欲好坏的主要是下丘脑,下丘脑外侧的神经核受刺激人就很能吃,中间的神经核受刺激人就不爱吃;所以刺激前者的激素让人想吃饭,刺激后者的激素就让人厌食。1999年日本的小岛正康发现人在饥饿时胃底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激素,强烈刺激人的食欲,挑战人的节食意志,于是很多人称其为饥饿激素。看来我们的胃不只是被动干活,还会主动影响我们的行为。
对胃的研究和认识只是现代医学成就的一个缩影。在描述这些发现的时候,很少会听到“博大精深”这样的表扬和自我表扬,更多的是对未知问题的探讨和展望。现代医学不屑与早已过时的传统医学争长短,因为它们所谓的“博大精深”不过是自吹自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