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医学理论可谓清晰明了,治疗也是简便价廉。但现实中走弯路、花冤枉钱的仍不在少数,这是很不应该的。
要理解其中原理,先得从血液的基本成分说起。血液是一种比较粘稠、有着特殊气味的液体,血液中除了以水为主要成分的血浆,最主要的是各种血细胞,其中又以红细胞为最多。而血液的主要作用,除了保持身体各个组织必需的灌注,最重要的就是为全身组织输送氧气。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很低的,一般每升水也就5-10毫克。而同样体积的动脉血液中的氧则可以达到将近300毫克。即便是含氧量较低的静脉血,氧的含量也比普通水高很多。这么大的差别就是靠红细胞,而红细胞能够携带丰富的氧,则是靠红细胞里丰富的血红蛋白。
基本上有红色血液的动物都是靠血红蛋白给全身供氧。血红蛋白有四条亚基,每个亚基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色素分子组成,每个血色素分子都含有一个亚铁离子。这么复杂的结构,是不可能直接靠吃补充的,必然是人体利用原料自身合成。组成血红蛋白的肽链在细胞里面用氨基酸当原料,按照DNA的模板一个一个安装而成,如果没有铁元素,再多的氨基酸也无法合成足够的血红蛋白。
当原料不足的时候,造血就会偷工减料。为了维持正常的红细胞数量,负责造血的骨髓就给每个红细胞少安装一些血红蛋白。这样看起来红细胞数目虽然还正常,但每个红细胞都比正常的要小许多。原料如果继续短缺,接下来就连数量也维持不住了。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正常底限的时候,就可以诊断贫血。这种因为缺铁造成的贫血,就叫缺铁性贫血。
铁的来源是食物,最好的来源是红肉。按照当今的生活条件,大多数人的铁摄入量是足够的,除非是刻意的素食者。不过即便偶尔几天到几个星期不吃肉,一般也不会造成贫血。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吃进去的铁是为了保持动态平衡,一段时间内没有摄入,体内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铁储蓄库随时可以调用,破坏的红细胞释放的铁也可以重复利用。
发现缺铁性贫血后,需要尽快排除慢性失血的可能,这其中又以胃肠道失血最为常见。因为其他途径的失血,比如呼吸道、泌尿道和生殖道,都比较难忽视,而慢性胃肠道失血则不易被发现。胃肠道失血的病因里有肿瘤,如胃癌、大肠癌等。所以发现了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大多会要求做大便潜血,以及胃肠镜检查。
如果排除和消除了慢性失血的病因,那么针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补铁就是天经地义的,除此之外没有更有效、更经济的方法。补铁的药物有很多种,一般就选最便宜、包装最不起眼的那种就可以了。
民间和保健品市场有很多所谓补血的方子和产品,我毫不怀疑有很多人吃了就感觉好了很多,比如有力气了、脸色红润了、各种生活更和谐了等等。要评价这些“疗效”,先要明确究竟是不是贫血。贫血的症状多种多样,几乎囊括了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不是所有的不舒服都是贫血。如前所述,贫血的定义是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不管有没有症状。临床上有的是血红蛋白只有不到正常人一半,却照样活蹦乱跳的。因此,贫血的纠正标准在于血红蛋白的水平是否回升,而不是凭借个人感觉。另外,有时候所谓的“疗效”未必是好事,比如吃了以后出现皮肤发红,心跳加速,腹痛腹泻等,很可能是过敏和传说中的重金属中毒。
总之,缺铁性贫血的医学理论可谓清晰明了,治疗也是简便价廉。但现实中走弯路、花冤枉钱的仍不在少数,这是很不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