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 know-what(三等奖)

作者:谢文盛

按:每次新语丝举办网络科普奖评选,自己都觉得应该投个稿。这样至少可以安抚一下自己多年来浸淫在新雨丝学了不少知识、长了不少见识而未有所贡献的愧疚之心。选题有几个,但总是提笔挠头,很难和科普对上号。最后,就把自己的一个小小爱好拿来漫谈一下。这个爱好也和科学沾边,但自己不敢称know-how,就勉为其难做个know-what吧。

文章起了英文题目,自然就要先摆谱说明一下。

Ham一词看似简短,但坦白地说,我是在高中以后才认识的。Ham的英文意思是火腿,类似香肠的一种食物。食物当然不是本文要科普的,虽然作者也是个吃货——高中时只认识Ham,没吃过火腿。Ham有另外一个意思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这个和火腿一点关系都没有。Ham的这个意思我是直到参加工作之后才知道的。为什么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叫或者自称Ham呢?这里有几个说法,很多故事,但总的来说Ham的来源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不可考证了。我讲一下几个说法吧。

说法一为很多人所传诵并信奉。据说,在无线电频率还是自由使用的时代,哈佛大学的三个学生Hymann,Almay和Murry设立了一个名为“little station HAM”的业余无线电台。后来,美国海军企图掌控所有的无线电频率。这三个学生就闹到美国国会,极力捍卫HAM电台的合法地位并获得成功。HAM一举奠立了自由和胜利的名声,并作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称呼广为留传。然而,哈佛大学和国会并没有相关事件的记录,哪怕是蛛丝马迹,所以此说法并不可信,好恶由人吧。

说法二是有据可查的。在自由电报时代,有很多人热衷于动手制作自己的电台设备。随之而来的就是有很多介绍电台制作的杂志,其中之一叫做“Home Amateur Mechanic”。这份杂志提供了许多可以个人制作的电台设计,很有影响。当时,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互相报告电台设备时说的较多的就是“RIG HR ES HAM”——设备设计来自HAM杂志。从此,Ham成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代称。我宁愿相信这个,自由设计和制作是个有个性的代言。

说法三来自ARRL(美国无线电中继联盟),带有点儿权威的意思。Ham的意思是差劲的电报操作员,大概是说手指比火腿还粗吧。还是自由通信时代,大家都在同一频段互相通信。许多业余电台的功率超过了专业电台。在这种情况下,接收不到信号,专业电台的操作员也没有办法,只好说:“HAMS ARE JAMMING YOU.”(信号被HAM们给阻塞了)。从此,Ham就成了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昵称。也有点儿意思——其实是说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操作水平低啊!

说完Ham,还要说下另外一个词——DXer。DXer和Ham不同,有着较为统一的意义。DX在业余无线电术语中代表远距离(Distance的缩写)。Dxer就是专注于远距离(一般指洲际)通联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俗地说,DXer就是远距离通讯Ham。看到这些术语和昵称,给人们一种感觉——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总是想方设法把自己和大众区别开,业余无线电内部也想方设法分成不同的层次。我不能同意这种态度,但寻求阶级认同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有些根深蒂固。我希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是一个开放的群体,术语越少越好。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究竟什么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他们都做些什么呢?

自从伟大的麦克斯韦尔以其优美的方程组奠基电磁场的理论以来,爱好科学的人们一直在实践着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最早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如果不从德国的赫兹算起的话,至少也必须从意大利的马尔科尼开始计算。1895年,马尔科尼首次实现了无线电报的收发。这可以算是业余无线电的元年——至今也有两个甲子的历史了。一百多年来,业余无线电的发展经过了无数的技术演变,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电话、电视和互联网的冲击,爱好者们仍然乐此不疲,Ham数量有增无减。这里面我想除了包括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IARU)在内的众多组织的不懈努力之外,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兴趣可能代表了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渴望:渴望和他人沟通,无论距离远近。这种渴望永远不会磨灭。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是经正式批准的、对无线电有兴趣的人,其兴趣纯系个人爱好而不涉及谋取利润。

在中国,几年之前,业余无线电还是带运动两个字的,叫做业余无线电运动。带运动这两个字就意味着没有业余,只有专业。体制外设立无线电台非常困难。所以,中国的Ham要么是体制内的,要么是非法的。令人鼓舞的是,2013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该《办法》体现了国家对合法设立的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进行自我训练、相互通信和技术研究的业余电台的肯定和支持。根据《办法》,无论年龄、性别、地域和职业,任何人都可以依照程序办理设置审批手续,并取得业余电台执照。

具体来说,申请人首先要通过业余无线电台所需的操作技能验证,并获得中国无线电协会颁发的“业余无线电台操作证书”。然后,申请人可以到设台地的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或其正式委托的代理服务机构提出设台申请,并将设备交付检验。验机合格后,申请人获得设台地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台执照,同时获得电台呼号。打个比方来说,操作证相当于驾照,要通过考试获得。电台执照相当于行驶证,需要设备检验合格。

就象驾驶证有各个级别一样,操作证也有级别。中国的业余无线电台操作证书有A、B、C三类。各类操作证区别在于可以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和最大发射功率。取得A类操作证半年以上可以申请B类操作技能验证,验证合格获得B类操作证。取得B类操作证两年以上可以申请C类操作技能验证,验证合格获得C类操作证。根据中国无线电协会业余无线电工作委员会的统计,截至2015年7月全国持有有效业余电台操作证的人数约为六万,增速基本平稳。

每一部电台都有一个呼号,一个呼号可以含有多个电台设备。呼号有两个特点。一是唯一性,全球没有相同的呼号。二是地域性,根据呼号可以判断电台所在的国家或地区。中国的电台呼号分区如下:

第1区:北京

第2区:黑龙江、吉林、辽宁

第3区:河北、内蒙古、山西、天津

第4区:江苏、山东、上海

第5区:浙江、福建、江西

第6区:安徽、河南、湖北

第7区:广东、广西、湖南、海南

第8区:云南、贵州、四川

第9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第0区:西藏、新疆

笔者的电台呼号是BH4DHG,根据上面的分区是在第4区。推理可知笔者的设台地是江苏、山东或上海。

电台架好就可以和其他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联了。

通联首先要了解波段。物理课本上通常用频率来表示特定的无线电波,而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习惯于用波长来表示特定的无线电波。短距离(50公里内)通联一般使用UFH/VFH(超高频/甚高频)频段,俗称70厘米和2米波段。如果通过中继站,这个波段的通信距离可以更远。远距离(几百上千公里)通联可以使用HF(短波)波段,俗称10米波,也可以使用更长的100米波。UFH/VFH波基本是沿着地面传播的,又称为地波。HF波一般是经由天空的电离层反射而传播的,又称天波。

通联还要会业余无线电的操作常识,一般来说要会呼叫短语并遵循呼叫规范。呼叫短语主要包括Q简语、英文字母解释法和业余无线电常用缩略语。Q简语是国际化标准的三字母(英文)通信简略语,以Q开头而得名。例如,QTH表示电台位置。具体的Q短语可以在各大网站搜索,这里不做罗列。英文字母解释法是用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表示要通信的字母以避免字母混淆,比如要说笔者的电台呼号BH4DHG,按规范需要解释说,Bravo-Hotel-Four-Delta-Hotel-Golf。字母表也在此略去。业余无线电常用缩略语是得到一致公认的英文缩写,比如WX代表天气(WEATHER),73代表美好的祝愿(BEST REGARDS)等,也有手册可查。呼叫规范也有不少,需要在日常通联过程中不断学习和体会。最常见的就是呼叫非特定电台的CQ:

CQ CQ CQ

这里是BH4DHG。Bravo-Hotel-Four-Delta-Hotel-Golf。BH4DHG正在呼叫。

我在等待。

通联后要做通联日志。很多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都准备了通联日志笔记本,现在也有电脑程序专门做记录,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习惯。通联日志最少要包含以下内容:

对方呼号:

通联日期:

通联时间:一般用世界协调时间(UTC),简单来说就是北京时间减去8。

通联频率:

通联方式:通信的制式,有FM,也有CW

信号报告:通常用数字表示信号可辨识度、强度和音调好坏。

备注:是否交换通联卡片

通联是一个有趣但辛苦的过程。通联辛苦是说通联要有耐心,长时间的守候是家常便饭,反复地调整位置也屡见不鲜。通联有趣是说你真实地听到来自其他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声音,收到他们的问候,相互交流信号和设备以及方方面面,个人觉得比QQ交流有趣得多——通联成功就像一个程序员突然调通一个卡顿许久的程序,令人欣喜欲狂热血沸腾。通联之余,你还可以和其他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交换通联卡片——QSL卡片。这些卡片是你业余无线电生涯的真实写照,重翻卡片往往有一种历久弥新、栩栩如生的感觉。

写到这里已经大概把我所知道的关于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事说了个七七八八了,其实这篇Know-what只涉及业余无线电和Ham的很少一部分。许多故事和人物都没有谈到,甚至连莫尔斯电码都没有讲,时间和篇幅都不允许再做展开——其实是怕露馅:言多必失呀。不过我还是希望读者由此开始了解Ham,开始了解业余无线电,开始CQ,让我们通联吧!

73

BH4DHG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