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对安慰剂的相关研究不仅体现了医学的严谨,也展现了医学的仁慈,与另类医学人面兽心的本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 | 李长青
无论是从事临床工作还是医学科普,安慰剂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让受众了解安慰剂效应,是能够成功进行大多数医学科普的关键。安慰剂效应是随机对照试验的重要基础,随机对照试验又是临床试验的基本形式,临床试验是诊疗建议的直接证据,而证据则是驳斥伪医学保健的强大武器。
每个人一生中都多少有过类似安慰剂效应的体验,比如用“喝点热水”治疗各种疼痛和恶心反应,或是紧张时的各种祈祷,等等。一般来说,在临床研究中,安慰剂都是假的,但效应却有真有假。所谓安慰剂的假,是指药物或者疗法明确不含有治疗某种症状的成分或机理,比如常用的糖丸或淀粉片。效应的真,是受试者确确实实感受到了身体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不是完全的幻觉,而是通过某些方法可以客观检测,比如痛觉敏感度的下降、大脑中某些区域的活动,乃至出现血压心率的变化。而效应的假,是指这些效应和临床所需要的真正疗效无关。比如短暂的疼痛缓解,对慢性关节肌肉病变的长期恢复就意义不大。
安慰剂效应的产生,基本和疾病的过程无关,而和病人的认知有关。首先是对药效的预期,假如在服药之前给病人一个暗示,说这些“药物”有很好的作用,相比没有得到这样暗示的病人,就更容易产生好的安慰剂效应。其次是预期的内容,如果病人存在好的预期,那么就容易出现正面的安慰剂效应,比如疼痛缓解、呼吸困难次数减少、程度减轻等等;如果是不好的预期,比如告知这些药物会有一些不良反应,有时候会产生负面的效应,服用比不服用还差,这种叫做反安慰剂效应。
最终结果是正面还是反面,决定于人的预期,而人的预期又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的精神心理状况、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等等。最近有人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发现药物的价格对病人的预期也会有影响。研究人员请一群健康志愿者试验一种不含任何活性成分的“止痒药膏”,在试验之前告知他们这些药膏有一种不良反应,可能会增加皮肤的痛觉敏感度。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使用的“药物”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一组的药包装精美,“标价”还贵很多,而另一组的包装便宜很多。结果用了“贵”药的那一组在用药后对痛觉真的更加敏感了,而用“贱”药的那一组则几乎没什么变化。
其实这样的试验在安慰剂效应的研究中很常用,不过以前大多是研究包装和标价对正面效应的影响,结果和大众对忽悠的认识基本一致——大多数人会对高价和正面的忽悠产生正面的效应。但起作用的看来还是人的预期,当预期为负的时候,高价和精美包装反而会产生更大的负面效应。
也许有人觉得这样把人“忽悠”来“忽悠”去的研究没什么价值,纯粹就是闹着玩和为了发文章的。也有一些专业人士从根本上反对安慰剂试验,认为这是对病人的欺骗,应该禁止。不过安慰剂对照研究现在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也会是临床医学研究的主流,至于所谓的欺骗,如今都有比较严格的伦理审查程序,保证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安慰剂研究在循证医学中的价值也是无可替代的。就算不考虑循证医学,对安慰剂效应的探索也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比如上述关于反安慰剂效应研究的结果,就可以在很多方面给我们启示:那些价格较高的药物,例如某些治疗肿瘤的靶向药,病人依从性比较差,很多病人在中途停药,可能大部分是治疗效果不好、有严重不良反应和经济压力过大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有一小部分是反安慰剂效应的结果。病人对这些药物不良反应的预期被价格刺激放大了。降低药品价格和提供保险可能就是解决之道。还有常用的他汀类降脂药物,有一个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肌肉损伤,了解这个不良反应的病人比不了解的更容易出现肌肉疼痛等症状,但未必是真正的肌肉损伤。草率的停药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了解反安慰剂效应,就会让医生在建议病人停药时更加谨慎。
使用安慰剂效应和反安慰剂效应最多的可能不是专业医护人员,相反,大多数专业人员对这两者比较忽视。应用最多的,反而是非专业的另类医疗保健人员,包括形形色色的假医假药骗子。他们用安慰剂效应来推销昂贵的假医假药,用反安慰剂效应攻击正规医疗机构和医学手段。很多受害者在安慰剂效应的驱使下破财伤身,在发现上当后陷入极度的心身痛苦中,不少人郁郁而终乃至自杀。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另类的反安慰剂效应?
现代医学对安慰剂的相关研究不仅体现了医学的严谨,也展现了医学的仁慈,与另类医学人面兽心的本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长青,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主持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各一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热心公益科普,参与创立健康中国人网并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