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喝酒以后呕吐的经历,大多数人呕吐后会舒服一些,但如果吐的是血,就能把自己和旁人都吓个半死。急诊的呕血病人中,喝酒以后呕血的占大多数,但具体出血原因不尽相同。虽然大部分都可以自行恢复,不留后遗症,但也有一些会严重到威胁生命。
急性胃黏膜病变
酒后吐血最常见的情况是急性胃黏膜病变,这个病名是一类急性出血性胃炎的统称,而饮酒是其最常见的原因。不管是白酒、啤酒还是红酒,让人饮酒之后产生快感和难受的都是酒精。
酒精为什么会损害胃黏膜?胃黏膜在正常情况下频繁更新,保持这种旺盛的更新能力要靠胃上皮细胞的再生能力、胃黏膜丰富的血流以及分泌黏液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些能力,胃黏膜就很容易受到损害且难以修复。大量的酒精滞留在胃里,会直接破坏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导致细胞坏死;酒精还能影响胃黏液的分泌,减少胃黏膜的血流。失去保护能力的胃上皮也就失去了抵御胃酸的能力。另外,急性醉酒状态还是一种应激刺激,而在应激状态下,人体会以为遭到了重大创伤或马上要开始战斗,分泌出很多激素,这些激素会进一步减少胃肠道的血供。
这么多损害因素结合起来,会使胃黏膜产生广泛的糜烂和溃疡,自然也会出血。胃黏膜在这样严重的刺激下,会“投诉”到人体的呕吐中枢,呕吐中枢启动应急机制,将胃里的酒精和各种食物,连同脱落的胃黏膜及血液一块排出,就出现了呕血。这些血液在胃里被胃酸和胃蛋白酶作用之后不再是红色,而是变成了咖啡色。如果是红色的血液,就说明出血量大,来不及消化。
急性胃黏膜病变虽然看起来很严重,但大多可以自行恢复。只要给胃黏膜足够的时间修整,不出3天就会还你一个完整健康的胃。
黏膜撕裂
酒后吐血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黏膜撕裂。急性胃黏膜病变是一呕吐就有血,而黏膜撕裂往往一开始只是呕吐胃内容物,反复呕吐之后才会出现呕血;上腹部和胸部可能会同时出现明显的撕裂感,呕血的颜色也更加鲜红。这种病的发现最早归功于1932年的两位医生——Kenneth Mallory和Soma Weiss。这两位医生在15名酒精中毒的消化道出血病人身上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征:这些人的胃底和贲门黏膜都有不同程度的撕裂,甚至有全层撕裂。究其原因,就是由于频繁地呕吐,胃底和贲门的黏膜承受不了骤增的压力导致撕裂。
根据撕裂程度的不同,每个人出血的状况差别很大,严重程度从自限性到(可自愈)休克致命不等。如果全层撕裂,还会出现蔓延到腹腔、胸腔的气肿和感染。
肝硬化
不管是酒后的胃黏膜病变还是撕裂,大多属于急性病变。诊断治疗及时,预后还好;但如果是发生在慢性疾病基础上的出血,预后就差多了。比如长期酗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的出血大多来自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量大、容易反复,而且出血后容易出现肝性脑病、感染等其他并发症。肝硬化除了肝移植以外,理论上无法根治,很多病人死于反复出血。虽然喝酒是这种病人出血的根本原因,但很多不是发生在刚刚喝酒以后。有的是因为食用了粗糙坚硬的食物,但也有很多没有明显诱因,是曲张的静脉自发出血。
曾有人说喝酒吐血是因为喝了劣质酒,喝高档酒就不会吐血,甚至还有保健作用。这种说辞大多来自酒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管是高档酒还是低档酒,只要喝得过多过快都可能出现呕血,长期酗酒都会导致肝硬化。掺杂了工业杂质的劣质白酒不光是会导致呕血,而且还有短期致盲,甚至致死的可能。喝天价酒也许风险低一些,但不是因为酒好,而是因为价格昂贵,喝的机会比较少,量也比较小而已。
只要是呕血,不管是否喝酒,都要立即就医(急诊)。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评估继续出血的风险。很多病人需要做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出血量很大的话可能还需要输血。在没有明确诊断和排除再出血风险之前,几乎所有病人都会被要求禁止饮食,并输液治疗。
当然,免除这些麻烦的根本措施,还是避免过度饮酒。
李长青,猫头鹰作者,内科学(消化系病)博士,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编辑:孙滔;审校:夏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