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几个人一起去黑龙江省东宁县考察中俄边境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迹。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驻扎在那里的日本关东军阴差阳错没有得到通知,继续负隅顽抗了11天才投降。在那里的山上,关东军的碉堡、战壕和苏军攻打时留下的弹坑随处可见。大雨过后,我们沿着荒草淹没的山路前行,偶尔可以看到路边长着野生蘑菇。人们看到野生蘑菇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它能吃吗?都知道野生蘑菇很可能是美味,但也都知道野生蘑菇很可能有毒,甚至有致命的剧毒。有一个颜色鲜艳的蘑菇,同行的人都说它是毒蘑菇,其他颜色朴素、黯淡的,则说很可能没毒,不过也没有谁敢采了吃。
民间流传着一些识别毒蘑菇的方法,其中流行最广、最著名的一条是: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越鲜艳毒性越大。有的“科普文章”也这么说,几乎成了常识。这大概是从动物的警戒色引发的联想(有毒动物往往有鲜艳的颜色,警告天敌不要吃它),可惜很容易被证伪:一些常见食用菌,例如鸡油菌、红菇、鹅蛋菌,都有鲜艳、美丽的颜色,但是它们是无毒的美味。不过,的确也有一些毒蘑菇颜色鲜艳(例如毒蝇鹅膏),这个识别方法虽然不靠谱,它让人们不要去品尝颜色鲜艳的蘑菇,避免被其中的毒蘑菇毒害,至少是个无害的方法。
令人担忧的是反过来认为颜色朴素的蘑菇就没有毒。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相信了这条“朴素定律”而中毒身亡。全世界范围内因吃野生蘑菇中毒身亡的案例,95%是因为吃了鹅膏菌属的毒蘑菇导致的。鹅膏菌属包括了大约600种蘑菇,其中有一些可食用,但也有很多不可食用、有毒乃至有剧毒。其中最著名的是毒鹅膏,是大约一半的吃野生蘑菇中毒身亡事件的罪魁祸首。毒鹅膏原产欧洲,随着木材的运输传遍了世界。毒鹅膏是否已传入了中国还有争议,在中国导致中毒身亡的,主要是另两种鹅膏菌:灰花纹鹅膏和致命鹅膏。这三种鹅膏菌是目前为止已知毒性最强的鹅膏菌,吃一朵蘑菇即可致命。它们都长得很朴素,毒鹅膏是灰褐色的,致命鹅膏是白色的,灰花纹鹅膏是暗灰色的,和某些可食用的蘑菇很像。
毒鹅膏的恐怖在于,据吃过的人说,它们味道鲜美,吃的时候不会觉得有异样。吃完了短时间内身体也不会有任何不适。要过十几个小时甚至一天后才开始出现中毒症状,最初只是一些消化道症状,例如恶心、呕吐、腹泻。更迷惑人的是,两、三天后,这些中毒症状就会消失,让人以为已病愈,而其实它对身体器官的致命攻击才刚刚开始。最终会导致肝衰竭,有时同时导致肾衰竭,中毒6~16天后死亡。
毒鹅膏的这种特性,让它成了投毒的理想工具,因为等到毒发时投毒者已经离开了犯罪现场,不容易被抓获,而且因为进食已久,催吐、洗胃的解毒方法都没用了。西方历史上一些皇帝、教皇、国王的死,都传说与毒鹅膏有关。公元54年,罗马皇帝克劳迪亚斯吃了一盘蘑菇后,过了12小时突然死亡,据信就是由于他的第四任妻子阿格丽品娜在其中偷偷掺了鹅膏蕈导致,使她与前夫生的儿子尼禄得以继位。不过克劳迪亚斯死得太快,有人认为可能还被掺入了别的毒素。公元174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尔斯六世在吃了一餐蘑菇后发病,十天后死亡,其病程倒是符合毒鹅膏的特征。查尔斯六世之死引发了奥地利继承权战争,伏尔泰曾评论说:“这一盘蘑菇改变了欧洲的命运。”
毒鹅膏的毒素主要来自鹅膏蕈碱,它能够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RNA聚合酶控制着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RNA的转录过程,其活性被抑制的话,遗传信息没法转录,蛋白质也就没法合成,细胞就会死亡。这个生理过程是体内每个细胞都会有的,因此鹅膏蕈碱对每一种细胞、进而每一种器官都会有毒性,之所以会发生肝衰竭,是因为肝脏是人体解毒的第一道防线,不幸的是肝脏对鹅膏蕈碱无能为力,反而首先受到其害。鹅膏蕈碱抑制RNA聚合酶活性的性质,让它成为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理想工具。我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和鹅膏蕈碱打交道,因为我的博士论文研究的就是遗传信息的转录机制。鹅膏蕈碱是从毒鹅膏提取的,毒鹅膏只能从野外采集,因此鹅膏蕈碱价格极其昂贵,每克售价十几万美元。
民间流传的其他识别毒蘑菇的方法,例如说被虫子咬过的蘑菇没有毒、毒蘑菇会让米饭变色、毒蘑菇会让银器变黑、毒蘑菇生长在阴湿肮脏的地带而可食用蘑菇长在草地上或树上等等,都不靠谱。民间还流传说长时间煮能消除毒蘑菇毒性、大蒜能解毒蘑菇毒性,也都不靠谱。正是这些不靠谱的毒蘑菇识别、解毒方法导致了误食毒蘑菇中毒。识别毒蘑菇的唯一可靠方法是做物种鉴定,而由于有的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长得太像,即使是专家有时也会误判。所以最保险的方法,是不要吃任何野生蘑菇。
方舟子,科普作家。本名方是民,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中文互联网先驱者,创办并主持中文最早的文学网络期刊《新语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