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网上一个小有名气的中医黑,我对中医的心路历程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说真的,我还真没有仔细梳理一下自己从中国人缺省状态的中医粉到中医黑的转变过程,今天仔细回忆一下,还是挺有意思的。
当前的任何一个中医黑,哪怕是最有名的方舟子,张功耀,最开始的缺省状态也是相信中医的。这个最开始的缺省状态可能是学龄前,可能是上大学前,甚至可能是参加工作之前。我也不例外,我这个缺省状态一直维持到读研究生的时候。回想起来,我的本科教育不可能教给我对中医的批判,就连随机对照双盲这样的循证医学基本原则都没有灌输。更何况,《中医学》是中国医学院本科教育的必修课程,如果不相信,不学习,有可能影响到学位的获得和毕业。我的《中医学》考试成绩是85分,在班级是上游。那些骂我不了解中医就批评中医的人,很多中医学知识还不如我扎实。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任何一个中国的医学院本科生相信中医不奇怪,不相信中医倒奇怪了。
进入研究生阶段,对我影响最大的,在中医批判方面对我有启蒙作用的,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的姜春萌主任。姜主任扎实的临床功底和清晰的思路给我印象深刻,也是从他那里第一次接触到对中医的批判。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姜主任本人就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博士,所做课题也是以中医药为主。但是对中医的批判,对中医疗效的不信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过几个医生比他更激烈(除我之外)。他倒也没有专门给我讲授过这些,而是在跟随其查房,和病人家属沟通的时候听到的。据他说,即便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对中医的疗效也不信任,只是对于一些病情比较轻的,糊弄着用点中药,一旦病情较重,则完全是西医的诊疗。作为一个中医药大学正规毕业的博士,同时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样的身份让我头一次对中医产生了怀疑。但是这个时候更多的还只是初学者对权威的盲从,并没有多少自己的思考。因为同时还有很多中医的所谓神奇案例不断灌输进来,也还有其他权威的医生对中医的赞不绝口,甚至同一家医院另外科室的教授,经常给病人开中药方,患者络绎不绝。因此我认为姜主任的观点是一家之言,甚至还自以为客观的认为他有点偏激。这个时候我对中医的态度和现在批评我的人差不多:中医还是有效的,好的中医太少,中医和西医是认识人体的两个不同的途径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
就如同哲学上所说的内因和外因,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如果我只是被动的接受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也许到今天我还是上面那样的状态,没准也会成为网上反对,咒骂方舟子,张功耀的一员。内因的转变依然发生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是即将毕业前的半年。因为知道自己将来是要做内科临床医生,做这一行最紧急的急症莫过于心脏疾病,做内科医生没转过心内科,必定不是合格的内科医生。所以在毕业之前专门给自己安排了三个月的心内科轮转。也就是在这里,我头一次系统接触到循证医学的理念、方法和内容。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心脏病学一直是循证医学实践者的先锋站,各种临床指南的丰富和更新速度之快各临床专业无出其右。个案无说服力,随机对照双盲的金标准,也是从这个时候在我心里扎根。这个时候的我应该已经具备了质疑中医和批判中医的能力,但是因为还不到我个人独立行医的时候,毕业前的忙碌和兴奋也没有时间去想饭碗之外的事情。
导火索还是张功耀教授的那篇著名的《告别中医中药》,以及何祚庥院士的那句名言“中医的核心理论是伪科学”。虽然我已经对中医开始质疑,但乍看这两句话还是觉得有点偏激。不过从浏览小报的经验我知道,凡事不能只看标题,于是从2005年开始,我逐渐关注论辩双方的文字和言论。主要是方舟子的文章,那个时候网上反对中医的文字还没有现在这么多,记忆中经常看到的也就是方舟子和王澄的文章。而支持中医,批评反对者的文字要多得多。但是两方面一比较,差距实在太大。一方摆事实讲道理,论述严密,一方骂大街玩撒泼,人身攻击。这仗打得简直没法看。与此同时,国内会员最多的生物医药专业网站丁香园也爆发了一系列关于中医的辩论,最后居然发展到丁香园封掉了一方的IP,导致以整个医院的电脑都无法访问丁香园。
这期间,我都没有参战。直到2006年开始使用博客,看到很多打着中医旗号行骗的不良商家在网上行骗,说的话简直没边没沿,要有十分之一是真的,中国人十个诺贝尔奖也拿了。觉得不出来说几句对不住自己所学的知识,于是抓住几个小骗子打了一顿。小骗子们口气大得很,硬说自己是科学。我说他们是伪科学,他们说自己不是伪科学。正好凤凰卫视举办关于伪科学的辩论,我开始对伪科学这个概念感兴趣,检索伪科学的定义。于是我发现了美国德州大学物理教授Rory Coker的文章《如何分辨科学与伪科学》,从这篇文章开始,我的中医黑身份就此确定,从读完这篇文章到现在,6年时间过去了,我反对中医的态度越来越坚定,并且相信有生之年不会再回头。这篇文章当中总结的很多伪科学的特征,几乎就是为中医量身定做的,尽管Coker教授主要关注的是物理学方面的伪科学。随便举几条:伪科学无视证据的评定标准;伪科学高度倚重于主观判断;伪科学依赖于人类文化的随意性,而不是自然界不变的规律;伪科学经常自相矛盾,即便是使用自己的术语;伪科学经常发布惊人的言论和稀奇古怪的与已知自然规律相悖的理论;伪科学家发明自己的词汇库,其中有很多名词没有精确的定义,有些根本就没有定义……这篇文章被我全文翻译成中文,现在网上还能找到,作者叫做“青之园”,是我最开始用博客时候的名字。
之后的事情就平淡无奇了。我开始从网上和人掐架,博客上,BBS上,百度贴吧上,后来的微博上,至今没有碰到有价值的对手。同时也开始向新语丝投稿。这就我,一个中医黑的心路历程。
李长青,猫头鹰作者,内科学(消化系病)博士,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转载自健康中国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