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中国保健协会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召开了“胶原蛋白的真相研讨会”,会议声称“国家承认胶原蛋白类产品具有保护皮肤水分、增加骨密度、增强免疫力三种功效,并允许其作为食品原料。”这样的声明显得很可笑,科学结论不是由哪个国家政府来认可的,而是由国际主流科学界认可才行。即便是政府部门认可,也是依据科学界的证据。所谓的胶原蛋白的真相从生物化学角度可以清晰地还原出来。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只要生命没有终止,人体内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就不会停止。我们都知道,DNA(脱氧核糖核酸)携带有遗传信息,蛋白质的合成是在遗传信息的指导下完成的。正是由于每个人的遗传信息不同,才会导致蛋白质的表达也不同,也就是表现出来的性状不尽相同。每个人的相貌、高矮、胖瘦等特征与遗传信息和蛋白质表达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是由核苷酸顺序决定的,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三联体密码(也称密码子),每个密码子对应一个氨基酸分子。按照密码子序列,氨基酸分子有序地连接成肽链。
蛋白质的合成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其最核心的原则之一就是密码子只对应单个氨基酸分子,不能识别两个或两个以上连接在一起的氨基酸(即短肽或多肽)。所以,单个氨基酸分子才能作为合成的原料。如果短肽可以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那必须有相应的密码子,这样惊人的发现恐怕要直指诺贝尔奖了。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蛋白质类保健品,大多会卖弄一些生物化学名词来欺骗消费者。比如短肽、三肽等,其实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不管是蛋白质大分子还是肽,进入消化系统都会被分解成基本单位氨基酸,也只有氨基酸才可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而普通食物有很多富含优质蛋白质,比如鸡蛋、牛奶、肉类等,可包含所有种类的氨基酸。蛋白质类保健品完全不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唯一的区别是保健品的价格要昂贵许多。
某些所谓的营养专家刻意强调口服蛋白后,在血液中检测到二肽、三肽甚至更长的肽。然后闪烁其词地声称这是最新发现,还需要实验证据来否定肽段的作用等等。其实这是个障眼法,血液中发现肽不等于合成蛋白质时可以直接利用这些肽,这些肽如果参与蛋白质合成,必须进一步分解成氨基酸。伪专家的说法误导消费者以为蛋白肽类保健品也许有某种未知的神奇功效,这与“肽帮”骗子的骗性宣传倒是遥相呼应。
一位拥有食品与营养学副教授背景的伪专家称:“胶原蛋白经生物水解后,其中可能含有一些有生物活性的肽段,对于这些肽段能否具备比如信号分子,比如直接合成等等功能,我们目前还不能绝对否定,科学的发展一直都在颠覆和履新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对生命认识的局限性需要我们对未知保持科学的谦逊和尊重。”这样的言辞已经脱离了科学的表达范式,接近于哲学家的呓语。在科学范畴内,不能肯定的就不能作为科学依据,也谈不上去否定。
胶原蛋白不含色氨酸,而色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也即不能合成或转化,必须从食物中获得。所以胶原蛋白是不完全蛋白质,或者说是劣质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确实和皮肤弹性以及皱纹有关,但无论外用还是口服都不可能把外源性的胶原蛋白直接补充到自己的皮肤细胞中。正如前边所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无法推翻的。
至于中国保健协会宣称的“国家承认胶原蛋白类产品具有保护皮肤水分、增加骨密度、增强免疫力三种功效。”并不是国家验证的科学成果,而是注册保健食品时在保健功能一项中允许填写的内容。并且大前提是仅适宜于特定人群,而不是普遍功能,这是国家对保健食品的定义所规定的。最近被立案调查的东宝生物涉嫌违法宣传,其胶原蛋白产品的广告使用了:“骨骼强健”、“保湿补水”、“延缓衰老”、“淡斑祛黑”、“不只是水嫩肌、更是补骨素”等违法用语。
《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中明确禁止出现以下内容:“含有表示产品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含有使用该产品能够获得健康的表述;用公众难以理解的专业化术语、神秘化语言、表示科技含量的语言等描述该产品的作用特征和机理;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的内容;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声称或者暗示保健食品为正常生活或者治疗病症所必需;……”
所谓关于胶原蛋白的激烈争论其实不是科学领域的,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不可能被推翻。即使有新的科学发现,也只能是进一步深入和细化,而不是颠覆原有的认识。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表明胶原蛋白或者肽类保健品有独特的功效这些保健品只有营养作用,不具有超出鸡蛋或牛奶等常见食品的特殊作用。当然,价格是远远超出的。至于争论,只限于保健品监管范畴内,是任由骗子信口开河还是以科学为依据严加管理,这才是争论的真相。
以中国保健协会为首,部分所谓的营养学专业人士成为了保健品骗子的帮凶。他们故意将确凿的科学事实说得含混不清,或者刻意强调某些并无开创性的新发现,利用公众对专业知识的不了解,与保健品骗子一唱一和。最终混淆了视听,为保健品的欺骗性销售推波助澜。胶原蛋白的骗局被科学及科普人士揭穿后,中国保健协会以及部分所谓的专家频频发布虚假信息惑众,实际上已经违反了相关法规。
做为普通消费者,很难掌握过于专业的知识,也很难分辨真假专家,更难以想象某些道貌岸然的专业人士甘做骗子帮凶的丑恶动机。中国是骗子青睐的巨大市场,同时也是科学和科普人士无法回避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