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3 年 7 月 19 日

肖氏反射弧专辑(2)肖氏手术刀,猛于钢管与锤子

本来总认为真相大白、肖传国及其雇凶落网之后,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但现在,从近期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却发现有如下两个关键问题,公众尚未明了:

肖传国真的仅仅只是想“教训”我和方舟子一顿吗?肖传国真是一个“不错”甚至是“了不起”的医生吗?换句话说,作为他最主要成就的“肖氏反射弧”,真的是一个伟大的手术吗?第一个问题,当前警方从几位嫌疑人的口供初步判断,肖传国等人的行为属于涉嫌“故意伤害”。这个临时性结论,方舟子和我均不能表示认同。不认同的理由基于两点:作为当事人对事发情形的判断,加上对肖传国作案动机的推断。

我为什么支持转基因

本人有幸成为于2013年6月21日举行的济南转基因大米品尝会的组织者。算起来这是我第三次品尝转基因抗虫害大米。之所以叫品尝,是因为数量有限,只够一家人吃几顿,不能像在超市买或者从老家带十几斤到一百斤,屯着天天吃。

我个人专业虽然和医学沾边,但属于和转基因相关专业相去甚远的临床医学。转基因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等知识只是学了一点皮毛都不到的基本概念。支持转基因,不是出于我对转基因的深刻理解,而是一种选择:在支持转基因者和反转控之间的选择。说白了,我对转基因的支持信念很大程度来源于反转控们的拙劣表现。促使我选择相信和支持转基因技术的反转控拙劣表现有以下几点:

中医与胃病

胃病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如果按照字面理解,胃病就是“胃的疾病”,则按照这个意思普通非消化专业的教科书,比如《外科学》、《内科学》上就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几种。如果是消化专业的教科书,比如北医三院主编的《胃肠病学》、协和主编的《现代胃肠病学》和萧树东主编的《江绍基胃肠病学》则有十来种之多。但是如果穷究所谓“胃病”,则几乎能够包括所有疾病,即很多本身不是胃的疾病,但表现为“胃部”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疾病,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妊娠反应。就连感冒、看恐怖电影、失恋都可以导致“胃病”样的症状。

胃病诊断与中医

细说中医治疗腹泻

前面关于腹泻的文章中,对于中医治疗腹泻的探讨过于简略,这里再单独细说一下。前面说中医治疗便秘时,我指出其实便秘的有效中医疗法基本都可以用现代医学原理解释清楚,对于腹泻也是这样。有中医说现代医学原理与中医理论不相容,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中医不科学。其实,试图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中医疗法的,恰恰是中医自己,这里面包括中医院医生,中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甚至中医院士等等。民间中医要说这些人不是中医的正宗,那是你们中医界的门户之争,不能怪我们。

中医对腹泻的治疗,即便有效,也依然没有在现代医学药理学的可解释框架之外。这里再复习一下现代医学药理学对止泻药的原理分类,广义的止泻药可以包含任何对引起腹泻的疾病治疗的药物,比如抗生素、抗炎药等等,这里只谈单纯针对腹泻症状的药物,即狭义的止泻药。狭义止泻药按原理有三类:抑制肠道蠕动、促进水电解质重吸收,以及吸附剂。前两类药物的药效往往集中在一种药物当中,也就是常用的止泻药既能抑制肠道蠕动,也能促进重吸收,后一种类似于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以将水分和毒素吸附在其身上。这些药物只能短期应用,比如高考这样的重要活动。长期应用会有依赖性,反而导致便秘。

中医与便秘

和很多常见症状一样,中国人治疗便秘总是要碰到中医。不管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上,查询便秘的治疗一定会碰到海量的中医疗法。那么使用中医治疗便秘究竟靠不靠谱呢?根据能查到的资料来看,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先说诊断,中医对于便秘的诊断是不靠谱的,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便秘诊断的首要任务是区分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把器质性便秘先甄别出来,剩下的功能性便秘才是要讨论的问题。因为器质性便秘往往有明确的病因,部分如果不能及时诊断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直肠癌。纯中医显然不具备鉴别诊断的能力。首先,很多器质性便秘的病因中医并不清楚,中医理论中便秘的所谓病机只是出于主观想象。所谓肺热肺燥、胃肠积热、肝郁气滞都找不到客观的依据,与真正能够反应疾病本质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也没有联系。其次,中医对便秘的检查手段有限,不过是问症状、看舌体和把脉,连腹部查体都很粗略,更别说能够观察人体内部结构的影像学、内镜检查手段,以及反应人体生物化学改变的血清学检查了。现实中,被当做普通便秘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屡见不鲜,大多是出自对现代医学不了解甚至排斥的所谓纯中医“高手”、“大师”之手。所以对于尚不清楚便秘原因,尤其是年龄较大、有癌症家族史、服用药物、便秘同时伴有便血或消瘦的人,先要到正规医院排除器质性便秘,然后才考虑治疗的问题。

在太空吃东西会不会溢出来

王亚平的太空授课很奇妙,学生们提的问题也很有趣。有个戴眼镜的男生问:在太空吃东西会不会溢出来,我来回答。

小时候躺着吃东西会被大人教 训,从医学角度来讲,躺着吃东西是不对的,但主要是怕食物进入气管,造成窒息,倒不是怕吃东西溢出来。人们所以认为在太空或者躺着吃东西会溢出来,是因为 平时吃饭的时候都是坐位,从口到肛门的消化道处于垂直位,所以自然觉得食物之所以能够往下走是靠重力的作用。

疫苗接种该听谁的

写作本文的原因在于有位公共卫生专业的人士,近来批评政府进行麻疹强化免疫的政策。主要理由是:原本大部分儿童已经接受了麻疹的强化免疫,大多已经产生了抗体,为了少数可能漏种的儿童,让这些儿童再接受一次接种是不人道的,不符合伦理的。并且暗示多次接种麻疹疫苗存在风险,但同时又表示相信麻疹疫苗是安全的。

在评价这位人士的观点之前,先介绍一种农具:筛子。筛子的用处是去掉粮食里很小的沙粒和灰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筛孔的直径比粮食小,比灰尘大。用筛子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假如靠人工一粒一粒的去找粮食里的沙粒和灰尘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筛子类似的,还有梳子、扫帚、耙子等等。不仅工具,还有一些人类的活动也和筛子类似,比如点名、候车、审计、生产等等,医学活动也是如此。

肥胖与减肥

尽管我自己也不愿意面对现实,但现实依然是残酷的。在很多医学文献中,肥胖直接被称为一种慢性疾病。不管肥胖者怎么给自己打气:改叫超重者也好,崇尚自由和多样化也好。今天肥胖的女孩比同年龄体重正常但有其他慢性病的女孩多20%的可能找不到对象,多10%的可能有经济困难;男孩则是多11%的可能找不到对象。肥胖的定义最常用的是体重指数(BMI),即体重的公斤数除以以米为单位的身高的平方(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西方以25-29.9为超重,达到30就是肥胖。但亚洲人的标准是以23-24.9为超重,达到25就是肥胖。肥胖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运动关节病等。

走科学的健康之路

【编者按:全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无数的经验表明,科学是引领大众走向健康的唯一康庄大道。但在中国,科学被众多人有意和无意的抹黑扭曲。正规渠道健康教育水平停滞不前,包括医学常识在内,老百姓的科学素养持续低迷,很多时候甚至要倒退。我们的力量很小,但只要能够改变一个人,我们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在所谓的成功人生之惑尚未得解之时,一度被忽视的健康又豁然成为了头等大事。数不清的悲剧案例让人们感叹生命的脆弱,健康的珍惜。要健康,医院自然是第一选择。但高度专业化和追求高效的流水线式医疗服务,让就医过程就像在专卖店购买商品。有合适的商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干净利索;没有合适的,医院会摊开双手表示无奈,或者卖一点替代商品将病人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