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胃镜的很多病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胃镜做完了,护士给你一个小试管,试管里有很浅的一点液体,液体里泡着一块从你胃里钳出来的粘膜,外加一张《病理检查申请单》,让你送到病理科去。这样的病人往往不能马上得到诊断结果,需要等一两天之后才能和病理诊断报告一起给。
这个工作我们叫做活检,不光是做胃镜的消化科,还有耳鼻喉科、呼吸科、皮肤科、妇产科,……几乎所有医院的科室诊断疾病的时候都会用到活检。活检和病理诊断虽然也有误诊的情况,但相比其他的血液化验和影像学检查,其准确性和地位要高得多。前者得出的诊断顶多算是临床诊断,而只有后者才可以算作确定诊断。
那么为什么要做活检和病理?还有它们的地位为什么这么高?这要从医学对疾病的诊断方法说起。最基本的诊断,要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定位,疾病来自哪个部位?一个是定性,是什么样的疾病?通过病人的症状,医生的查体和辅助检查,可以做出定位诊断,并且可以做出初步的定性诊断。为什么这个定性诊断是初步的?因为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根据病人近期不洁的饮食和呕吐腹泻,可以大体确定病人是急性胃肠炎,但这个急性胃肠炎可能是病毒性的,也可能是细菌性的,甚至有可能是慢性炎症的第一次发作。还比如,一般肝癌在CT上的表现是一个肿块,但少见类型的肝癌却是整个肝脏到处弥漫的小结节。
因为诊断最终是由医学专业人员做出,所以最好的诊断证据是来自专业人员的亲眼所见。但为了病人的安全和利益,除了皮外伤,病变一般无法被肉眼看到。况且,光凭肉眼虽然比CT和磁共振准确了许多,依然不能做出确定诊断。比如癌症如果要切除或者进行放化疗,必须拿到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结果才行。而病理诊断不是随便找一块病变放到显微镜下看就行了,而是需要把人的组织切成很小的薄片,薄到能够让光线穿透的程度。既然如此,活检就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既不需要把整个病变都拿到身体外面来,又能够满足病理诊断的需要。只需一小块,就能了解病变的本质。
由于各种腔镜和活检工具的发明,活检变得越来越安全。由于需要活检的部位大多位于内脏,而内脏对切割之类的没有感觉,所以除了腔镜进入人体,或者穿刺针通过皮肤的感觉之外,活检不会有额外的痛苦。活检组织顶多几个毫米大小,不会影响器官的功能,像胃粘膜这样的上皮组织,几天之内就能够完全再生,影响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疾病也很狡猾,一旦活检离开人体,就会像被俘的特工一样启动自杀机制,甚至还狠:细胞没有氧气供应很快死亡,死亡之后连全尸也不留,里面的自溶酶释放出来把整个细胞融化;蛋白质变性之后整个组织也变得面目全非。所以活检拿出来之后要赶紧抛入福尔马林之中,就是开头那种小试管里的液体,为的是让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凝固住。在送到病理科之后,活检组织再被脱水,固定,切片。因为人体组织是无色透明的,切成薄片之后更是什么也看不到,所以还需要进行染色,让无色或者灰色的组织显现出或深或浅的红蓝色,人体放大的世界才可以尽收眼底。正常人体的组织学图片是一个纷繁美丽的世界,就连一根消化道,各个部位的景色都不一样,从食管的海底沟壑到胃底的平原水乡,再到胃窦的高原丘陵,再到小肠的层峦叠嶂,……没看过的人无法想象,不了解人体组织学和生理学的人看也是一头雾水。但了解了人体的构造和功能之后,连我这样的美术白痴都能够流连忘返。而疾病下的显微镜图像,则是各种各样对美景的破坏,病理医生就是根据这些破坏的现场,去判断疾病的性质。
尽管活检在疾病诊断中地位如此重要,但相比抽血化验和无创伤的影像学检查,活检仍然是有一定创伤和并发症风险的,比如腔镜的耐受,活检部位的出血,穿刺部位的感染和种植等等。虽然发生率非常低,但也需要权衡使用。对于一些部位的肿瘤,比如头颅、肝脏和胰腺等等,临床诊断大多数已经足够准确,不需要额外的活检风险。活检适用于:第一、活检组织获取相对容易,比如病人做胃镜的时候顺便就取了;第二、诊断难以确定,比如怀疑血液系统疾病,除了骨髓穿刺涂片之外,有时候还需要做骨髓活检;第三、病人状况允许活检,如果病人有出血倾向,活检可能造成出血不止,如果心肺功能不全,活检过程可能加重病情,得不偿失。
李长青,猫头鹰作者,内科学(消化系病)博士,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转载自健康中国人网)